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常见问题

游泳会不会引发中耳炎?
2018-07-18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炎炎夏日,游泳池是最受大人小孩青睐的地方。不过,游泳时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眼睛进水了引起发炎。特别是中耳炎患者,或者曾经患过中耳炎没治疗彻底的人,游泳后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现象比较常见。

    那么,中耳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游泳是不是很容易导致中耳炎?

    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邹恒英说,健康人游泳不会得中耳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要避免游泳。如果已有鼓膜穿孔症状,务必不要游泳,平时洗头时或洗澡要避免水进入耳内。

    中耳感染在

    少年儿童中较多发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青少年儿童是易发人群,其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感染中耳的黏膜引起的化脓或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颅内外的并发症。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听力下降、耳朵流脓等迹象,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造成听力受损。

    除了先天性功能、结构性因素影响,比如咽鼓管功能不良、先天腭裂等,中耳炎很多都是外因所致,尤其是少年儿童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导致中耳感染。“部分早期中耳炎没有流脓这样的明显症状,有点隐蔽性,如果婴儿爱摇头、挠耳,或者孩子自述耳朵痛,这些迹象都要引起家长警觉。”邹恒英提醒说。

    感冒、上呼吸道

    感染时避免游泳

    专家提醒,日常预防中耳炎的发生,首先是要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咽部疾病;其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避免用力擤鼻涕,避免游泳,避免乘坐飞机。如果已有鼓膜穿孔症状,务必不要游泳,平时洗头时或洗澡要避免水进入耳内。

    对于婴幼儿来说,还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其头部抬高,最好不要图方便躺着喂奶。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感冒初愈,可能流鼻涕、鼻塞的症状没那么快彻底缓解,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去游泳了,免得在水温、水质等因素的刺激下呼吸道症状反复,演变成鼻窦炎——鼻窦炎是引发中耳炎的常见因素。

    在青少年儿童中,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也不少见,这些疾病的反复发作都会导致中耳炎症的反复发作。“尤其是鼻塞,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负压,容易引起鼻涕倒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健康人游泳

    不会得中耳炎

    不少家长都鼓励孩子去游泳,以提高身体素质,但是又担心耳朵进水会导致中耳炎。

    对此,邹恒英表示,如果孩子处于健康状态,单纯耳道进水并不会直接导致中耳炎,哪怕是水质并不那么理想,其影响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体的免疫功能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游泳时耳朵进水,如果没有发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如果有堵塞感,倒出耳道的水,轻柔清理外耳道,多数症状可以缓解。如果出现疼痛、堵塞感不能缓解,可以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