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在养老,更在“享老”(民生改善在身边)
2025-10-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走,跳舞去!”一大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准东街道南华路社区居民史丽霞就招呼着熟悉的老姐妹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走去。

步入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有不少居民相约在这里下棋、打乒乓球。诊疗室、书法区、图书阅览区、休息娱乐区、用餐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齐全,护理床、马桶扶手架等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

“环境舒适、软硬件设施齐全,感觉不仅在养老,更在‘享老’。”史丽霞说。

下午1点多,活动了一上午的老人们陆续走进就餐区,“有荤有素、营养健康,还便宜,关键是方便,省去在家做饭的麻烦。今天吃米饭,三菜一汤,还有甜品和水果,才12元。”史丽霞打好饭,和老姐妹们边吃边聊,约着下午去打乒乓球。

南华路社区党委书记赵静然介绍,除了就餐和理疗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外,其他服务全部免费提供,让老人们安心在这里娱乐休息。

在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能享受养老服务,老人也能发挥余热。80岁的莫克平是书法爱好者,每天都去书法区练习书法,还义务教小朋友写字,“一天过得可快了,我觉得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

针对辖区独居老人,社区还成立了“幸福阳光”志愿服务队,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阿姨,要记得吃降压药啊!”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胡那旦·吐尔逊家里,给她量血压、做健康监测,临走时再三叮嘱她按时服药。

“他们经常来看我,逢年过节还帮我清洗窗帘、打扫房间,有时陪我说说话,帮我做顿饭。”说起志愿服务队,胡那旦满脸都是笑容。

目前,阜康市共有5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3个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初步形成“社会福利中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今年,阜康市还投入资金对8个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加装外挂电梯。

同在昌吉州的吉木萨尔县,因地制宜破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抱团养老。

“来家里坐坐,尝尝我种的西红柿。”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羊圈台子村互助幸福大院里,席开芳老人热情邀请。四周平房、中间菜园,附近几个村的空巢、孤寡等老人57户77人住在这里。

席开芳的家是一间4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窗台上养着花,茶几上摆放着自己种的西红柿,老人坐在洒满阳光的沙发上舒适惬意,“每家还有一块菜地,春夏秋三季吃菜实现了自给自足,人也有事儿做,闲下来大家在一起也有得聊。”

虽然家就在二工镇互助院附近,但80多岁的黄国珍老人更乐意住在互助院。“儿女们都有工作要忙,我一个人生活,平时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看电视感觉很无聊。”黄国珍说,在互助院,老人们可以一起打牌、唱歌、跳广场舞,影音室还经常放电影。

住在互助院,让黄国珍老人在生病时得到了及时救助。2021年冬天,来串门的老姐妹发现她坐在沙发上不动弹,赶紧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家属、联系院长……因送医及时,心脏病发作的黄国珍转危为安,“要是我一个人在家,会发生什么真的不敢想。”黄国珍说。

自2014年起,吉木萨尔县建成了13家互助院,覆盖32个行政村,床位超1100张,为580多户900余名农村空巢、孤寡老人提供养老保障。

在22个脱贫县建设幸福大院照料农村困难老人、2024年底全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63.96万人、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探索不同的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做好“兜底”,天山脚下,夕阳别样红。

2024年,新疆累计投入资金8.55亿元,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1.1万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786户,建成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103个……在新疆,各地正持续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织密养老服务网。“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正以看得见的速度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