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惠民县“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擦亮‘滨周到·惠办事’品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提升医养服务领域专场召开,全面展现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进一步深化“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效果,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助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惠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乐军介绍了2022年全县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打造惠民县养老服务新模式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进展成效。
据介绍,2022年惠民县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积极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打造惠民县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创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示范县为契机,在全县构建了东西南北中全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县、镇(街道)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的兜底保障网络,适应了新形势下的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推动走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困境。惠民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中央电视台13套节目、1套节目相继进行播放。
龙头辐射引领推动,构建县级养老服务体系
惠民县民政局以社会福利中心项目为龙头,辐射带动城区养老服务设施,满足全县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社会福利中心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15373平方米,建筑面积8747平方米,采取公建民营的运营模式,引进专业高端养老品牌企业接管运营福利中心养老项目,6月30日,成功于山东建邦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在社会福利中心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县级养老运营核心,将全县14处农村敬老院、5处社会化养老机构通过互联网导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消防安全、疫情防控、护理服务实施24小时动态监管。扎实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清查整治工作,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我县100处老旧、新建小区全面完成整改,小区规划率、配建率、登记率均达到100%,对各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从规划、设计到建成、入住、使用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其有序运行,为居家老人提供更加精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资本项目推进,构建镇街养老服务体系
以镇(街道)敬老院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大力推进公办敬老院公建民营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投资1.25亿元的春夏秋冬田园旅居康养1期项目,计划投入使用。投资1950万元的安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投资2100万元魏集镇吉年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计划12月底前投入使用。改造李庄镇敬老院现有设施,将我县14个敬老院入住的13名优抚对象开展集中管理服务。10月份,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众康养老康复护理中心项目建设,将全县生活不能自理的146名特困人员开展集中照护服务,基本形成县、镇(街道)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的兜底保障网络。
精细精准提供服务,构建村级养老服务体系
为县域内2400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2258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形式,提供上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基本服务,使养老服务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整合利用好全县农村幸福院,用足政策扶持,更好发挥农村幸福院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下一步,惠民县民政局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智慧养老,加快建设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情暖夕阳”项目,将政府主导、机构参与、行业管理的长期照护模式推深走实,丰富完善“惠救助”综合服务品牌,奋力谱写出惠民民生保障的“民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