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热难耐,很多人会选择绿豆汤、豆腐等食物来消暑。然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夏天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大量食用绿豆和豆腐。绿豆性寒,脾胃虚寒者食用过多易损伤阳气;豆腐虽营养丰富,但性偏凉,过量食用也可能影响脾胃功能。那么,夏天应该多吃哪些食物来养阳祛湿,轻松度过炎炎夏日呢?下面为大家推荐4样食物,并附上美味做法。
一、生姜:温中散寒,提升阳气
生姜是夏季养阳的佳品。它性温,温中散寒、解表发汗,能帮助人体驱散寒湿,提升阳气。
姜枣茶
食材准备:生姜3 - 5片、红枣5 - 8颗、红糖适量。
做法步骤:
将红枣洗净,去核,切成小块备用。生姜洗净,切成薄片。
把红枣和姜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 - 30分钟。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即可。
姜枣茶口感香甜,带有生姜的微微辛辣,在夏天饮用,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温中散寒,特别适合脾胃虚寒、手脚冰凉的人。
醋泡姜
食材准备:生姜500克、米醋适量、白糖少许、盐适量。
做法步骤:
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盐,腌制15 - 20分钟,挤出水分。
把腌制好的姜片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白糖。
倒入米醋,没过姜片,密封好瓶口,放入冰箱冷藏一周左右即可食用。
醋泡姜口感脆爽,酸辣开胃,每天早上吃几片,能促进阳气生发,增强食欲。
二、山药:健脾益胃,祛湿利水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健脾益胃、祛湿利水,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山药排骨汤
食材准备:山药500克、排骨300克、枸杞1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
做法步骤:
排骨洗净,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和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沥干水分。
山药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把排骨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 - 40分钟。
加入山药块,继续炖煮20 - 30分钟,至山药软烂。
最后加入枸杞和适量盐,煮5 - 10分钟即可。
山药排骨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能健脾祛湿,滋补身体。
清炒山药片
食材准备:山药300克、胡萝卜半根、青椒1个、蒜末适量、盐适量、鸡精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步骤:
山药、胡萝卜去皮,切成薄片;青椒洗净,切成小块。
锅中烧开水,加入少许盐和食用油,放入山药片和胡萝卜片焯水1 - 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青椒块翻炒几下。
放入焯好水的山药片和胡萝卜片,继续翻炒均匀。
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清炒山药片口感清爽,色彩鲜艳,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
三、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薏米是夏季祛湿的常用食材,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夏天多吃好。
红豆薏米粥
食材准备:红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
做法步骤:
红豆、薏米提前浸泡3 - 4小时,大米洗净。
把浸泡好的红豆、薏米和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 - 60分钟,至粥浓稠。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
红豆薏米粥香甜软糯,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适合夏天湿气重的人食用。
薏米冬瓜汤
食材准备:薏米50克、冬瓜300克、排骨20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
做法步骤:
薏米提前浸泡;冬瓜去皮,切成小块;排骨焯水备用。
把排骨、薏米和姜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加入冬瓜块,继续炖煮20 - 30分钟,至冬瓜软烂。
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薏米冬瓜汤清淡爽口,具有清热祛湿、利尿消肿的作用。
四、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芡实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芡实莲子羹
食材准备:芡实30克、莲子30克、银耳半朵、冰糖适量。
做法步骤:
芡实、莲子提前浸泡2 - 3小时;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
把芡实、莲子和银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 - 60分钟,至食材软烂。
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
芡实莲子羹口感细腻,香甜可口,能健脾祛湿,滋养身体。
夏天饮食有讲究,少吃绿豆和豆腐,多吃生姜、山药、薏米、芡实这4样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养阳祛湿,让我们轻松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